扬帆1980_第44章 共同利益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4章 共同利益 (第1/6页)

    联社主任对周建平很感兴趣,他觉得一个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的人,总有他的过人之处。

    “要说怎么做到的,首先,要归结于得到联社的大力支持,如果没有你们那笔流动资金贷款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”周建平很谦逊。

    “除了这个,在经营管理方面,我觉得周厂长应该有独到之处。”联社主任道。

    “独到之处真的不敢当,只不过我此前有过经商经历,又在大企业做过生产和销售工作,跟外界接触的比较早,关键是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体制内的人,转变观念比较容易,对用户从来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。”周建平道。

    “周厂长年龄不大,经历不少,什么体制内体制外?还有转变观念之说,这些都是时髦的词汇和概念,报纸广播经常讲,我们开会也常念叨,难道你是做宣传工作的?”联社主任只有中学文化程度,除了金融业务,对其他事不感兴趣,他误以为只有做过政工宣传工作的人,才会说这些话。

    徐继明接过话茬,“主任,周厂长步入社会就经商,然后去企业做生产和销售,他跟政工宣传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
    周建平接着说:“我要是搞政工宣传的,那不就是体制内的人吗?也不可能来承包企业。所谓旁观者清,正是由于身处体制之外,我对体制内的弊端看的比较清楚,所以在实际工作中,我没有任何优越感可言。有人说我观念超前,其实不然,我只不过把自己摆到了一个真实的位置。”

    “周厂长在以前那个企业做销售工作的时候,为了挽回流失的客户,他在对方企业的门卫一连等候好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